7月25日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,盐城建军路文商旅街区人潮涌动。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穿越”体验正在上演:盐城市博物馆门前,“范仲淹”吟诵千古名篇;竹林大饭店里,《八零盛夏DISCO》舞台剧带观众回到激情岁月;1956星剧场前,“鹿王”与足球宝贝热情迎宾。在市民游客的扫码打卡和惊喜互动中,“Nice盐城·我来读城”行动正式拉开帷幕。
历史长卷在街区“活”起来
盐城,这座黄海滋养的城市,从瓢城传说到串场河水韵,从泰山庙钟声到竹林大饭店烟火,处处镌刻着历史密码。启动仪式上,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亲临现场,见证了这场文化寻根之旅的开启。
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形式,将建军路这条“文化横轴”化作流动的历史长卷。市民们沿着精心设计的路线,在50分钟的城市漫游中,通过“猜老地名”、“品老字号”、“识老建筑”等互动,真切感受“一步一景一文化”的独特魅力。“这棵树见证了盐城海盐贸易的兴衰……”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儒学街,文化学者周老师指着街角的老槐树娓娓道来,开启了“读城”第一课。一旁的市民李女士边录视频边感慨:“住了三十年,第一次知道家门口藏着这么多故事!”
除了有趣的讲解,建筑前还有化身为历史讲述者的NPC(如盐博馆前的铜镜、玉带钩),向市民诉说千年文脉,尘封的历史瞬间鲜活。“这种形式非常好,很有代入感,还有意外惊喜!”现场市民的兴奋分享,道出了沉浸式“读城”的独特吸引力。这些创意展示,让冰冷的建筑化身为承载城市记忆的“活化石”。
游客们在活动现场打卡 图片来源/盐城宣传
三维度“品读”:解码盐城的文化基因库
“读城”行动精心构建了“品读·历史肌理”、“品味·人文基因”、“品悟·烟火人间”三大主题维度,引导市民全方位、深层次地探索城市文化。
建筑是城市最忠诚的讲述者。盐城市住建局率先发布“读城行动——品读・历史肌理”计划,通过“趣写、趣拍、趣赏、趣游”四位一体的体验模式,聚焦9处承载历史的新老建筑,让市民深入了解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,用现代方式解读凝固的时光。
“品味·人文基因”单元上演了温情一幕。作家张晓惠、主持人夏白露、小学生王泽宇——三代“读城者”同台,分享各自与盐城地名的情感联结。张晓惠的笔尖流淌着深沉乡愁,夏白露的声音承载着成长记忆,王泽宇的眼中映照着未来憧憬。三张不同的“记忆地图”,生动勾勒出盐城地名文化的传承脉络。以此为契机,盐城市民政局发布地名文化保护“四大行动”:地名溯源、地名保护、地名文旅、地名赋能。年内将编制《盐城老城厢地名文化图谱》,建立百年老地名分级保护名录,并打造“红色记忆线”和“盐韵寻根线”两条特色文旅走廊。
市民政局发布“品味·人文基因”四大行动总体方案 图片来源/盐城宣传
老字号,承载着城市最温暖的市井烟火与舌尖记忆。活动现场,一段融合外籍网红和在盐外籍人士视角的vlog混剪视频,展现了盐城老字号跨越国界的独特吸引力。《盐城味道》纪录片主创、新盐城人陈奕阳分享了暖心故事:“在老味道中找到家的感觉”,道出了许多新盐城人的共同心声。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,盐城市商务局发布“探店、鉴品、焕新”三大举措。在苏超盐城主场设立的老字号焕新市集,成为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碰撞交融的创新试验场。
全民共创:让“读城”融入城市脉搏
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,需要更鲜活的表达。活动现场,周洁、“宇宙甜羊”等人气主播受聘为首批“盐城City引力官”,他们将用独特视角传播盐城魅力。全民参与的“城市寻宝图”同步展开:市民打开“我的盐城”APP,扫描12个地标的“读城”打卡装置,即可开启专属文化之旅,而最终的“城市惊喜大礼包”,将献给那些用脚步和热爱真正“读”懂盐城的人。
这场文化盛宴没有截止日期。“读城”行动即日起长期开展,22项活动清单包含“发现盐城建筑之美”摄影大赛、“瓢城地名溯源”专项调研等丰富内容,将融入盐城人的日常生活。城市的灵魂不在高楼大厦,而在街头巷尾的生活记忆里。“读城”行动为盐城人打开了一扇窗:窗外是千年瓢城的文化风景,窗内映照着每个热爱这座城市的人的笑脸。
文/李诗睿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
网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